*逃命也是罪行*
星期二,在王立军不对中国国内外独立媒体公开的所谓“公开审判”刚一结束,法国主要报纸《世界报》驻中国记者布里斯•佩德罗莱蒂就从成都发出报道。他的报道题目就可圈可点:Wang Lijun, l'ancien super-flic de Bo Xilai, juge pour "defection"薄熙来先前的警察总管王立军因“叛逃”受审
这题目中的“defection(叛逃)”一词打了一切尽在不言中的一对引号。佩德罗莱蒂在这里的弦外之音显然是:王立军在今年2月初,是因为感到自己有生命危险而夜奔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寻求庇护的;然而,在国情特殊的中国,一个人逃命也是罪,也是一个受审的罪名,而且是一个重头罪名。
接下来在新闻报道的正文中,这位法国记者继续使用含意丰富的引号:“9月18日,王立军的‘公开’审判在成都举行。星期一举行了秘密的审判。这位前重庆市公安局局长被控‘叛逃’和‘滥用职权’。法庭表示,这两项罪名涉及国家机密。”
“公开”审判却不对中国国内外独立媒体公开;而“叛逃”之事全世界都知道,“滥用职权”理应属于公众监督对象,但这些事情在中国却是公众不得与闻的“国家机密”。这个国家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,佩德罗莱蒂选择不明说,而是用内蕴丰富的引号来代表。
不过,在报道的最后,他还是给读者来了一段星期二成都中级人民法院外场景的白描:“今天上午,法院外面的街道被封锁,由警察站岗监视。与此同时,一批保安人员四处跟踪外国记者,不准许他们拍照或跟过路人交谈。要想拍照交谈,只能在法院入口处对面的人行道上划定的一块区域。”